鄭良勇,男,山東省水利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生態環境院院長、工程技術應用研究員(復合型人才),中國水土保持學會預防監督專業委員會委員、山東水土保持學會副理事長、山東水生態文明促進會理事。
業務領域:水土保持全過程咨詢設計、水生態環境修復與治理規劃設計,濱水生態景觀規劃設計等。
聯系電話:18660418837
電子信箱:276509565@qq.com
主要業績
一直從事水生態環境修復與治理、水生態景觀規劃設計、水土保持、水利規劃設計、環境保護等工作,先后主持完成了近百項國家、省、市、縣重點項目。主要完成的成果包括南水北調東線二期山東段工程規劃、南水北調東線第一期工程濟平干渠管理區及節點生態防護設計、山東省河道治理與水系生態修復“十二五”規劃、山東省水生態文明“十三五”規劃、山東省現代水網規劃、濰坊市現代水網規劃、濰坊市水生態文明建設規劃、安徽環巢湖生態綜合治理三期長豐縣及廬江縣灌區節水改造工程、西藏日喀則市生態補水工程、秦皇島城區河道生態綜合治理工程、威海市黃壘河(下游段)生態綜合治理規劃、山東巨野大野水庫綜合利用規劃、梁山縣城區段運河景觀規劃、日照青峰嶺水庫生態濕地工程、兗州龍湖濕地工程、鄒平孝婦河及黛溪南湖生態景觀提升工程規劃設計、平原縣張官店村美麗移民村建設工程、沂水縣沂河水利風景區規劃、泗水縣泗水濱水利風景區規劃等百余項各類項目,為全省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。
獲獎成果
工作中,先后主持了《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東平湖~濟南段輸水工程(濟平干渠工程)生態防護設計研究》、《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生態修復關鍵技術研究》(2011年山東省科技發展計劃項目)、《水生態文明建設科技支撐計劃專題》(水利部公益科研、省財政支持項目)、《山東省水生態保護與修復研究》(2013年山東省省級水利科研及技術推廣項目)、《遠距離調水工程生態影響動態監測技術研究》(2014年山東省省級水利科研及技術推廣項目)、水利現代化標準體系研究(2017年山東省省級水利科研及技術推廣項目)等課題研究,先后獲得省部級獎勵7項,廳級獎勵20余項。
主要獲獎成果如下:
1.《黃河下游引黃灌區水鹽分析與水沙調度技術研究》2005年8月獲山東省水利科技進步一等獎;
2.《南水北調東線濟平干渠工程生態修復設計研究與應用》2008年8月獲山東省水利科技進步一等獎;
3.《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東平湖~濟南段輸水工程(濟平干渠工程)》2011年獲全國優秀水利水電工程金獎;
4.《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東平湖~濟南段輸水工程(濟平干渠工程)生態防護》2011年7月獲山東省優秀工程勘察設計一等獎;
5.《山東省濰坊市現代水網構建技術研究》2012年9月獲山東省水利科技進步二等獎;
6.《全省水系生態調研報告》獲2013年1月獲山東省政府系統優秀調研成果三等獎;
7.《泗河生態河道治理工程滋陽橡膠壩工程》2013年8月獲山東省優秀工程勘察設計三等獎;
8.《山東省半島藍色經濟區生態水系建設關鍵技術研究》2014年9月獲山東省水利科技進步一等獎;
9.《山東巨野縣麒麟湖公園景觀設計》2014年11月獲第四屆國際園林景觀設計大賽優秀設計獎;
10.《山東省水系生態修復植物配置技術研究》2016年10月獲山東省水利科技進步三等獎;
11.《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植物綠化及棄渣場防護設計專題研究》2023年中國水土保持學會優秀設計獎一等獎;
12.《遠距離調水工程生態影響動態監測技術研究》2023年齊魯水利科學技術獎一等獎。等
論文、著作及專利
工作中,先后編寫出版專著2部,發表論文20余篇、其中以第一作者發表5篇,獲得發明專利1項。主要情況如下:
1.專著:《水系生態建設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》2015年10月由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出版;
2.專著:《水生態文明規劃策略和建設思路研究—以濰坊市為例》2022年7月由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出版;
3.《黃土區坡面侵蝕試驗研究》發表于《水土保持學報》2003年第17卷第6期;
4.《黃土區陡坡徑流水動力學特性研究》發表于《水利學報》2004年第5期;
5.《利用REE示蹤法研究坡面侵蝕轉變過程》發表于《水利規劃與設計》2007年第5期;
6.《稀土元素示蹤坡面次降雨條件下的侵蝕過程》發表于《農業工程學報》2010年第26卷第3期;
7.《山東省洙趙新河流域水系生態修復模式研究》發表于《水利規劃與設計》2010年第6期;
8.《南水北調濟平干渠過程生態修復模式和效益研究》發表于《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》2011年第1期;
9.《坡面侵蝕泥沙來源立體分布研究》發表于《水土保持學報》2012年第26卷第3期;
10.《一種生態凈化型擋水堰》2016年4月獲得發明專利(專利號ZL 201610198967.4)。